在我的職業生涯裡,我看過了好幾百份的個人陳述,而我發現最嚴重的問題就是,大家不了解撰寫個人陳述的目的以及它可以達到的功效是什麼。 倫敦政經學院訓練從事教育者的課程內容裡面,就有對這個問題提出解決方案,而他們的建議大概是你能找到最簡單明瞭的了。請記住,下面所寫的東西並不是你的組織結構,文章的組織結構在上面的第一點就已經有提到了。以下五點即是一份漂亮的個人陳述應該具有的:
- 對某課程的熱忱和學習動機
- 對課程的認識及了解
- 你對該課程投入了什麼心血
- 你是否具備跟課程有關的能力或技巧
- 個人陳述是否為原創和獨立完成
對某課程的熱情和學習動機
“我對(某課程)一直都很有興趣!”
千萬千萬不要寫出這種句子! 這種東西不只顯現出你的文章沒有獨特性之外,完全看不到關於你對你本人的描述。你要寫的是有哪個理論、哪篇學術文章、或是哪位在該領域裡表現傑出的人物啟發了你,啟發了你對你要申請課程的興趣。記住,你要讓你對課程的認識顯現出來。這才是最重要的。
對課程的認識及了解
“在高中的時候我修過這個科目,所以我想要在讀大學時繼續修!”
不不不! 你要讓審查老師看到的是,你知道這個科目在探討什麼,以及它的核心思想、核心價值。在寫個人陳述之前,你應該要先瀏覽過這個科目的課程內容,並且試著去熟悉它。然後在陳述裡寫下未來你會學到的一些重點,還有讓你感興趣的地方。
你對該課程投入了什麼心血
“為了準備A-LEVELS 的考試,我讀過很多20世紀的歷史!”
不好不好! 這個句子太籠統了。這完全沒有讓讀者知道你讀過什麼歷史的書,或是你有沒有看過更深入的讀本。這篇個人陳述所要呈現的應該是你針對該門科目投入過了什麼心血。要看的是你在研究這門學問時讀過、看過、寫過、聽過,還有創作過什麼東西。這種結構才能顯現你所做過的深入閱讀、知識探討、還有寫過的文章(像是論文、研究報告…)。寫得明確一點是為上策,順便自我反思一下,談談你為什麼寫下了那篇文章,為什麼讀了那本書,以及為什麼對這門課程的感觸是這樣子…
你是否具備跟課程有相關的能力或技巧
“在週末的時候我會踢足球和打打籃球,我還知道要怎麼架網站喔!”
不要不要! 這個不是拿來讓你寫嗜好以及無關課程技巧的地方。你要寫的是你在課程上或是課外時間所習得的技巧,比如說在相關行業工作或者實習時所學到的東西,也可是數學程度或是參與辯論的經驗。更可以是你認為在學習新課程時派得上用場的其他技巧!
個人陳述是否為原創和獨立完成
一篇好的個人陳述就是要有”個人”的色彩。老師們要看的東西是你的經驗、你的知識,還有你的學習動機。所以如果你寫得好,它會是一篇非常有原創性和自主性的文章! 不要去使用別人的模板,也不要寫得太籠統。要展現自己! 不要害怕寫下自己的想法還有你對這門課程的感覺,特別是你之前學習這門知識的經驗。
記得喔! 這些重點不是你寫個人陳述的結構,只是寫到以上這些點的話會是最有幫助的。如果你的文章裡沒有這些東西的話,請你三思啊!